孵化皮克斯:从艺术乌托邦到创意帝国的非凡之旅

2019-05-02

这本书无关创意,更多的是讲述一个商业故事,和一个公司成长背后的故事。

皮克斯在初期的处境是很艰难的,主要是因为盈利模式不是很清晰,没有自己的品牌,知名度不高。而制作动画电影的成本是极高的,因为动画里的每一帧都是建模制作出来的,对真实性和情感传递的要求极高,计算量大,技术门槛高,因而人力成本也高。

劳伦斯利维在接手皮克斯之后,最大的任务就是帮助皮克斯上市。但是这条路困难重重,皮克斯没有一个好的盈利模式,盲目上市会让市场对它失望,可能因而一蹶不振。利维探索了很多帮助皮克斯盈利的模式,包括是否可以拍真人电影。因为单一的模式,不采取任何分散风险的手段,很难吸引投资者。皮克斯的对手迪士尼,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多元化的经营了。但是最终,他们还是选择了坚持皮克斯的初心,把皮克斯变成一家专注于动画片的娱乐公司。

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皮克斯打造成一个品牌。为了达成这个目标,除了制作出在全世界都获得空前成功的卖座电影外(核心),还要完成以下四项工作:

  1. 使受益份额翻两番
  2. 至少募集到7500万美元的电影制作费
  3. 提高电影制作频率
  4. 将皮克斯打造成世界品牌

见识了一个CEO的KPI,每一项都是难啃的骨头。

伟大的产品的孕育期比表面看起来要长得多。那些看似横空出世的产品其实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研发、测试和犯错的过程。能坚持创新是很难的,恐惧感和自负是创造力的抑制因素,人们很容易放弃创造力,让位于求稳心态。“故事为王”这句话说得没错,但我们不能为了故事而完全放弃创新。

另一个让我很震撼的点是领导层的谈判能力。皮克斯和迪士尼之前签署了一份十几年的协议,皮克斯只能为迪士尼产出电影,而一切版权归迪士尼所有。这份协议对皮克斯很不利,甚至会阻碍了皮克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发展。但是协议是具有法律效益的,除非迪士尼让步,否则皮克斯一点办法也没有。但是规矩毕竟是人定的,是时候展现CEO的谈判力的时候了。利维和乔布斯在白板上剖析了双方的筹码,以及想要争取的利益。几轮谈判下来,并没有谈拢。这是一场持久的博弈。最终,双方都做出了一些让步,达成了皆大欢喜的共赢。对于一个领导人,他需要和气魄,即便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气场不能输,自信并坚持自己的基本立场。谈判最重要的,是共赢嘛,谁也不想吃亏,有共同利益的合作才是持久的。

最后,就是形而上学的东西,中观思想,也就是中庸之道。如果我们过分专注于职能、积累和绩效,我们可能会感受不到生命的活力;另一方面,如果我们太过专注于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从事我们热爱的活动,我们可能会由于缺乏动力或不够脚踏实地而产生挫折感。在不忽略实用性的情况下发挥我们积极的天性、精神和人性,才能产生最好的结果。这必然要求我们鼓起勇气,超越我们当前已经适应的常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