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阅读

2016-06-04

Summarize and share some interesting and worth-reading resources.

最贤的妻,最才的女:杨绛传

我所了解的杨绛,仅限于《老王》,以及她是钱钟书的夫人。 前不久杨绛去世,朋友圈很多悼念她的状态。 我很好奇,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。

读完以后,有点相逢恨晚的感觉。自己的问题就是书读太少而想得太多。

杨绛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,父亲杨荫杭也酷爱读书,对女儿们的培养也是很尽心。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,有这样开明的父母也是很幸运的事情。 杨绛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犹豫不决,问父亲该学什么。 杨荫杭回答说:“没什么该不该,最喜欢什么,就学什么”。 即使是百年后的我们,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吧。

关于她和钱钟书的缘分,其实在早前杨绛一家搬家的时候就开始了,他们曾经看中钱家的老宅,因为一些原因没有搬进去。 然而命运是很神奇的东西,有些事情是你的就会到来。 于是,在杨绛去清华大学交流的时期,两个年轻人邂逅了,并且一见钟情。 于是有了那个广为流传的“我没有订婚”,“我也没有男朋友”。 他们平静地走着,浅浅地聊着,静好的时光,有流淌不完的幸福。

他们一起去国外留学,两个人变成“我们仨”,过着读书求学的平淡日子,直到抗日战争爆发,他们选择回到祖国,和亲人们在一起。接着,是那场文化浩劫。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他们也没有放弃写作和读书。即使遭遇了各种不公平的待遇,他们也没有选择离开。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,钱钟书曾对杨绛说:”曾经以后,咱们只有死别,不再生离“。

“梦想最闪亮的地方不是因为成功的喜悦,而是一直存在的坚持“。杨绛先生用了一生来践行这句话。先生一路走好,”我们仨“可以团聚了。